Skip to content

年费监控 限时特惠

电话: 158-1876-0561

邮箱: qizhi@qizhicloud.com

知识产权管理系统

电话: 158-1876-0561

电话: 132-6585-2023

邮箱: huangjie@qizhicloud.com

专利保护期限

专利保护期限的全面解析(非专业视角)

一、专利类型与保护期限的基本规定

  1. 发明专利

    • 保护期限:20年。
    • 保护对象:针对产品、方法或改进的新技术方案(例如新药、机械装置等)。
    • 特殊补偿
      • 若因专利局审查延迟导致授权过晚(如申请日起满4年且实质审查请求满3年后才授权),可申请期限补偿。
      • 新药相关发明专利因审批时间过长,可额外补偿不超过5年,但总有效期不超过14年(从药品上市起算)。
  2. 实用新型专利

    • 保护期限:10年。
    • 保护对象:产品的形状、构造或其结合的实用新技术(例如改进的螺丝结构)。
  3. 外观设计专利

    • 保护期限:15年(2020年修正后延长至15年,此前为10年)。
    • 保护对象:产品外观的美学设计(如手机造型、包装图案)。
    • 国际对比:中国为固定15年,欧洲可续展至25年。

二、保护期限的计算与生效

  • 起算时间:均从申请日开始计算(非授权日)。
    • 例如:某发明专利2025年1月1日申请,2045年1月1日到期,即使授权公告在2027年,期限仍从2025年起算。
  • 生效时间:专利权自授权公告日生效。

三、影响实际保护期限的因素

  1. 主动终止

    • 未按时缴纳年费(每年需缴费维持)。
    • 专利权人书面声明放弃。
  2. 被动终止

    • 专利被宣告无效(视为自始不存在)。
  3. 市场需求与技术寿命

    • 若技术已过时或市场价值低,专利权人可能提前终止以节省成本。

四、例外情况与特殊规则

  1. 地域性限制

    • 中国授予的专利仅在中国有效,需在其他国家单独申请。
  2. 优先权日与申请日的关系

    • 若专利申请享有优先权(如国际优先权),保护期限仍以实际申请日计算,但新颖性判断以优先权日为准。

五、对非专业人士的建议

  1. 及时缴费:年费逾期可能导致专利失效,建议设置提醒或委托代理机构管理。
  2. 关注法律更新:例如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从10年延长至15年(2020年修正后)。
  3. 合理规划
    • 高价值技术(如药品)可争取期限补偿;短期技术(如电子产品外观)需评估15年保护是否必要。
  4. 警惕侵权风险:即使专利有效期内,仍需主动维权(如起诉侵权行为)。

总结

专利保护期限因类型而异,需结合技术特点、市场需求和法律规则综合规划。维护专利需关注缴费、法律变化及市场动态,必要时利用期限补偿等特殊制度延长保护(如新药专利)。

WARNING

  1.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,仅作知识分享与交流使用,不代表本平台 / 作者观点。若涉及作品版权或内容侵权,请联系删除,本平台 / 作者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
  2. 文中引用的网络资料已尽力核实来源,但无法保证其绝对准确性与完整性。读者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建议自行进一步查证,本平台 / 作者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。